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2024-11-06

外汇交易中心的新闻稿指出,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就是说,引入“逆周期因子”将加大报价行的分歧,也会降低外部机构对中间价的可预测度。

从当前情况来看,引入逆周期因子,短期内的确可增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弹性,但相应牺牲的是人民币中间价设定的透明度。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切实增强,需要更为开放的市场交易主体,需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稳步向前,而单纯调整中间价定价机制,其实际效果与深层影响均不值得期待。

不过,逆周期因子的引入虽然可以抑制贬值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但也意味着汇率弹性或有所下降。

此外,根据外汇交易中心透露,此次调整的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这就意味着逆周期因子的主观性比较大,且计算方式并不透明,而我国汇率改革的大方向是增加汇率弹性、提高市场透明度,因此,不少分析也预计,此次中间价定价机制的调整很可能只是阶段性的过度措施,并非长久之计。

据路透分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原有模型基础上加入逆周期因子,此举将减弱中间价波动率,稳定市场预期,但也意味着中间价可预测性明显降低。

没有加上“逆周期调节因子”的模型的机构在预测人民币中间价时出现连续偏差。以5月12日至5月26日的市场价和中间价偏离为例,如果对偏离较大的“供求”部分乘上一个系数,对收盘价的影响进行“打折”,则仍可以获得比较接近实际值的中间价测算值。

在市场预期遭遇行政管制导致出清延后时,特别是外部环境表现较为单边的时候,“逆周期因子”会起到过滤“顺周期”影响的作用。未来如果人民币转为强势,也可降低市场“顺周期”操作导致的升值速度。

外汇交易中心的新闻稿指出,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就是说,引入“逆周期因子”将加大报价行的分歧,也会降低外部机构对中间价的可预测度。

另外“逆周期因子”可根据情况调整系数,这对监管层而言,等于在原有定价机制上加了一层纱,提升监管层在中间价定价上的话语权。

5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出现一轮快速回调,但人民币兑美元市场成交价升幅明显小于同期美指跌幅,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国内实需客盘仍以购汇为主,明显限制了价格波动,这也是近期市场价弹性明显不足原因之一。

很显然,难以消除的购汇预期,应该就是监管层所提的“顺周期性”、“羊群效应”,监管层认为这种预期“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

而从中间价定价角度来看,如果市场价变动不大,则“供求”关系的部分变动不大;美指下跌则会推动定价机制中“一篮子变动”部分升值,这会直接导致第二天中间价高开,但购汇需求会让中间价和市场价之间形成偏离,出现市场价低于中间价的情况。

中间价定价权有往回收的意图,这方便监管引导,但实际操作中,仍不能单纯指望中间价引导,因为目前影响市场仍是客盘、监管态度、外部环境这三大因素,汇率弹性上升才是解决的关键。

当前投机客盘已基本被挤出市场,剩下的大都是贸易实需购汇需求,这部分需求对监管态度和外部环境的敏感度不高;如果客盘需求仍较高,而监管层只是采取“逆周期因子”,实际效果应较为有限。

因为当前的外汇市场结构决定,大行仍是市场美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方,如果不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则很难推动汇价朝着“有利”方向波动。

中期角度而言,还是应该通过不断丰富交易主体,加大各方的不同需求,才能缓解流动性提供者较单一的状况;而波动率上升,市场预期才会分化,超调风险也会因此下降。此次中间价定价模型调整,只是汇率稳定的小小一步,不应过高期待。

引入逆周期因子将助汇率走势更加稳定

据路透报道,分析人士认为,预计未来人民币走势将更加稳定。人民币兑美元连续强势拉升,一来是对美元下跌部分的补涨,打破“非对称贬值”;二来引导汇率靠近中间价,增强中间价的指导意义。

分析人士认为,中间价加入逆周期调节因子,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上日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影响,减少市场过度波动给中间价带来的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总体基本稳定;同时,汇率的稳定也将一定程度上减少金融市场去杠杆带来的防风险压力。

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表示,此前人民币一直呈现“非对称贬值”,即美元走强时人民币贬值,但美元走弱时人民币却很难升值。此次中间价模型调整也是为了打破这一怪圈,缓解美元走弱时人民币中间价相对升值不够的状况。

而在民生证券宏观固收研究主管张瑜看来,调整中间价模型,也是为后续政策打个提前量,预留好政策空间与工具。一方面防止美元走强时人民币重燃贬值惯性,另一方面也是配合监管去杠杆的金融环境。

“后续6月银行自查结果出来及监管细节的落地,市场担忧很可能会有一波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整体流动性收缩下,股债波动或会加大,叠加6月美元加息大概率落地,怕有一定的情绪传染,触发资产价格的联动。因此,央行此举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及时性。”

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中间价作为汇率形成机制的“锚”的作用在消失,以往市场更多参考上日收盘价和离岸CNH的走势来判断当日的开盘价。“如果成交价不看中间价,那中间价怎么开又有什么用呢?应该考虑的是怎么让中间价更加有效,成为大家重视的指标。”

一股份行交易主管称。他指出,当前市场的预期主要取决于客盘,银行的自营盘对市场价格不起决定作用;如果客户不对中间价调整有所反应,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就不会很大。还有中资行交易员指出,“中间价模型加入了逆周期因子是为了引导市场预期,但前提是必须让中间价起作用,这才有意义。”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也在报告中指出,在“收盘价+一篮子+逆周期调节因子”的新机制下,预计短期内会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强;而在下半年,如果美元重新走强,新的机制也会缓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

“由于新机制的实施阻碍了国内外汇市场的出清,这可能导致当轮资本外流延续更长的时间。此外,一旦国内宏观经济数据下滑,新机制也可能加剧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压力。”

对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市场上已存在较大分歧。有交易员认为,在央行的强势引导下,人民币已经开启新趋势,将逐步走升;亦有人保持谨慎,认为在美元加息的周期下,人民币未来贬值压力依然较大。

有中资行交易员表示,人民币短期肯能有一波走升,但中长期不会有大幅升值;如果年内不贬值,明年后年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会更大。

关注手机金投网(http://m.cngold.org),外汇财经动态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