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调节国际收支、维持货值稳定、抵御国际金融风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已居于世界首位。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外汇储备在规模和结构上所面 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外汇储备风险,提高外汇储备安全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我国面临的外汇储备风险,我国应该从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两方面防范和控制风险,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保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了适度外汇储备理论中所阐述的量。 如何控制外汇储备 规模的增长,防范外汇储备的规模风险是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核心。
从表面来看,国际收 支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攀升的直接原因,想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关键是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应该看到,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多年来积累的财富,体现了三十年来经济增长的成果。若想减少双顺差,仅通过减少出口、增加进口,限制国外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等途径并不现实,而且这也不符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目前,外汇储备过大的深层次原因实质是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保持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应制度改革与数量控制并举。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推进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
首先,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鼓励藏汇于民。
国家应逐渐放宽企业和居民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限制,逐步向自愿结售汇转变。例如,增加居民的购汇额度,减少企业的用汇 限制和放宽保留外汇的限制等。
通过改革结售汇制度,改变了国家是外汇唯一买家的状况,不仅减少了外汇储备的供给,减轻了管理当局的对冲压力,而且减少了基础货币的投入,缓解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防范通胀风险。
其次,逐步改革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 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该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范围,但离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为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我国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要不断投入本币,买入外汇,进一步增加了外汇持有量。
因此,只有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直至实现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才是防范外汇储备规模过大风险的最佳措施。当然要实现人民币完全的自由浮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逐步推进。
2.加强外汇监管,防止热钱过度流入
这是从源头上控制外汇流入的数量。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大量国际热钱通过贸易、直接投资和地下钱庄等渠道流入国内,不仅增大了外汇储备的增长压力,而且也不 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
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外汇流入的监管。如对外资项目严格审查, 防止一些热钱以引进外资为幌子,行投机套利之实。
3.加大外汇储备的运用力度,减少外汇存量
首先,在外汇管理观念上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其次,确定合理投向,增加对外 汇储备的利用。
如将一部分外汇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综合 国力;投向高科技领域,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科技进步;投向国外金融产品,有利于获取高额收益,资产增值;投向黄金产品,有利于资产的保值;投向战略物资,有利于国家未来发展。
最后,在外汇储备运用中要注重风险防范,在确保外汇储备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性。
(二)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在外汇储备的结构上,应选择适当的路径,调整资产结构,降低美元资产比重,从而降低汇率风险,并提高外汇储备的整体收益。可以采取以下思路:
首先,在币种选择上,可以增加对欧元、日元的持有比重,降低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
其次,在资产选择上,除保持一定流动性、高评级的政府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外,还应增加高风险、高收益品种,如进行国外股权投资。现在我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对利率和汇率的变动较为敏感,而股权投资则相对稳定,且收益率更高,适合于长期投资,可以作为投机性储备。
再次,外汇储备中应增加对黄金的持有,提高保值性。
最后,增加对石油、稀缺资源等战略物资的投入,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总之,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面临规模和结构上的双重风险,我们必须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减小损失、提高收益,实现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目 标。
关注手机金投网(http://m.cngold.org),外汇财经动态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