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币市场是与离岸市场相对的概念,在岸人民币与离岸人民币市场情况也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在岸人民币的发展势头远不如离岸人民币。
一、人民币市场发展
由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实行外汇管制等原因,投资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非居民出于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等原因,在新兴市场国家境外建立了一个交易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为标的市场,即我们常说的离岸市场。
人民币离岸市场由于其自身不受中国金融政策的限制且拥有高度自由化的金融管理体制、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其发展势头远强于人民币在岸市场。
在岸人民币市场是与离岸市场相对的概念。在岸人民币市场的正式发展开始于2005年8月9日,即时央行发布通知,允许取得人民币远期和衍生品交易资格的银行通过备案在银行间市场开展人民币远期交易。
虽然央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商业银行从事在岸外汇交易的限制,但在岸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多为本金交割且需要客户提供有效凭证,这也就导致了人民币在岸市场容量小,流动性不强。
再者由于人民币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报价买卖点差大大超过境外NDF买卖点差加之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虽然在岸人民币市场已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外贸企业对其接受的程度仍然较低;此外,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多样的市场主体相比,在岸人民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银行,其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二、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中国外贸企业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加剧,再加之汇改后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这些都导致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人民币国际化是为了永久控制汇率风险的一个既定措施,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从发展离岸市场开始的。
但纵观日元、泰铢的国际化经历,我们可以总结光靠离岸市场无法完成本币国际化的使命。有研究表明,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会强有力地支持本币国际化,因为国际借贷方和投资者最终必须利用基于标价货币发行国的实体经济和主权财政状况的系列金融产品,以便从事投资组合汇率和信用风险管理。
在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中的机遇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首先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人民币作为新兴货币在危机中崛起,各界人士对人民币需求增加,表现为2013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为4.63万亿元,较上年的2.94万亿元同比大增57%;
第二,201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097亿美元,中国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外储)超过一定量以后,他的边际成本已经大于边际收益”央行日益提高的对冲操作成本要求在岸人民币市场健全发展以提供更好地避险方式。
发展在岸人民币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忽视:首先是金融工具的定价问题。如果运用得当,远期交易有助于化解外汇风险。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远期交易在定价时必须基于境内利率曲线。
所以一个合理的金融工具定价主要取决于一个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利率。2013年9月,时隔18年国债期货在中金所挂牌交易,其推出形成的基准利率为中国的收益率曲线奠定了基础,但仍不足以为货币市场产品的定价提供一个权威的参考;其次就是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可控性:2014年1月末由于年初国内经济疲软且美国逐步退出QE,人民币经历了一次意外的贬值。
这体现了央行目前对离岸市场掌控仍显不足,若贸然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在增强在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必然会导致投机资本在两个市场间流动,不能保证在岸人民币市场的稳定发展。
三、在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建议
如此看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将有助于解决上述定价及可控性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鼓励市场创新。市场创新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产品创新,二是制度创新。
在推出国债期货之后,应该进一步探索外汇期权、指数期权等金融产品,通过扩大金融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来扩充市场流动性最终形成一个权威的基准利率;制度创新是执行产品创新的保障,2013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直接投资项目仅占总额的11.5%,仅靠贸易项下推动是无法使人民币真正“走出去”,所以逐步开放资本项目势在必行。
其次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应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离、在岸市场绝不应该以竞争对手相持,相反笔者认为可以在两个市场之间建立官方联通渠道,并依靠市场机制在渠道内进行调节,这样既可以加强央行对离岸市场的掌控又可以使在岸市场充分享受离岸市场已建立的优势,通过连通两个市场完成在岸市场自由化过渡。
最后,在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应该稳妥一点。笔者认为应该逐步放开央行对汇率、利率的管制并形成公平的人民币定价。市场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稳中求发展才能发展得更好。
关注手机金投网(http://m.cngold.org),外汇财经动态随时看。